当前位置:详情页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图片新闻

首都与草原的“双向奔赴” ——北京阳坊大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助力 边疆发展纪事

< 返回 信息来源:盟工商联非公党建办 发布日期:2025-02-19

    “民营企业进边疆”是为落实党中央关于“加强边疆地区建设,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”的重要决策部署,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。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,一场民营企业与边疆地区“双向奔赴”的携手之旅正在进行。

“阳坊大都”简介

 

    北京阳坊大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,是一家集清真特色餐饮连锁、星级酒店、乡村酒店、农业种植园及肉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,起初是一家12平米左右的小店。经过30余年的发展,“阳坊大都”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清真餐饮品牌。目前,公司拥有8家直营店和91家品牌连锁店。

    公司总经理周竹旺始终坚持“以质量求发展,以品质求生存”,认为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,品质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、发展的重要保障。为寻找最好的羊肉,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餐饮终端,实现“从草原到餐桌”的全产业链模式,他亲自带领团队赴锡林郭勒盟草原开展溯源,最终于2012年投资9000余万元,在苏尼特左旗兴建了“北京大都肉食品基地”。2014年,苏尼特左旗大都苏尼特肉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。同期开业的阳坊大都苏尼特酒店,作为公司布局北疆的商务酒店,如明珠般点缀在辽阔的草原上。从此,周竹旺和他的企业便开始了与边疆地区优势互补、双向奔赴的非凡旅程。

    民营企业家在边疆建设中大有可为,边疆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。据悉,公司近三年加工苏尼特羊14.1万余只,产值2.06亿元。苏尼特羊胴体每市斤收购价格高于其他地区市场价。2018年以来,制定“合作社+牧民”补贴政策,每只羊补贴10元,共计补贴活羊达39.5万余只,补贴资金达395万元以上,每年直接带动1100户以上的牧户实现了增收。这是一场“民营企业进边疆”的生动实践,也是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现实案例。用周竹旺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一往情深、无怨无悔”。

选定边疆,一往情深

 

    为什么选择锡林郭勒,选择苏尼特左旗?这是周竹旺多次的深入考察和认真思考布局的结果。锡林郭勒盟位于祖国首都北京正北方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具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文化传承,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,拥有包括苏尼特羊、乌珠穆沁羊、察哈尔羊在内的“锡林郭勒羊”区域公用品牌‌。清澈的河水、清新的空气、辽阔的牧场、丰富的地表植被、自由觅食的散养方式,造就了“锡林郭勒羊”肉质鲜美、无膻味、有嚼劲的优秀品质,长久以来被誉为“肉中珍品”、“肉中贵族”。

    苏尼特左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,北与蒙古国接壤,边境线长316公里。这里的纯天然草场面积达5025.8万亩,占全旗土地面积的96.7%,有沙葱、野韭菜等良等牧草100种以上,是全国优良畜种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的“苏尼特羊”的主产地之一。有研究数据表明,苏尼特羊肉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,营养价值极高。其口感鲜嫩多汁,无膻味,肉层厚实紧凑,高蛋白,低脂肪,瘦肉率高,肌间脂肪分布均匀,曾是元、明、清朝皇宫供品。

    寻找好羊肉的旅程道阻且长。但在2012年,周竹旺终于寻得了心中的答案。那是2012年3月26日,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,周竹旺与爱人第一次来到苏尼特左旗。虽然3月份对于草原来说,风景并非最好,但是周竹旺看到了接羔的盛况,参观了种羊基地和旗博物馆,还去了最北部的红格尔苏木一个党员示范户家里。真看、真尝、真感受,这次旅程令周竹旺对草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验。他说:“那是我第一次有那样震撼的体验。平常在北京忙碌,只有到了草原才能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放松一些。苏尼特草原给我带来的震撼太大、太神奇了。”

    选定了苏尼特左旗的肉源只是一个开端。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,直接选择与当地冷库或加工企业合作可能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,但周竹旺没有选择简单的方式,而是选择了困难但是对的方式。是什么让周竹旺选择投入如此多的时间、金钱和精力自己建立一个工厂呢?原来当时的苏尼特左旗没有规模性加工厂,屠宰加工多以作坊式的粗加工为主。受加工能力影响,集中出栏的时候很多牧民不得不拉着羊再去苏尼特右旗、锡林浩特市等更远的地区进行售卖,因为等待的时间越长,羊掉秤掉得就越厉害,而且拥挤的环境也会让羊痛苦不堪。一来一往,牧民们的运输成本过高,牧民苦于寻找销路,好的羊肉卖不上好的价钱。

    在看到如此好的羊源却没有一个好的加工环境,如此辛勤劳作的牧民们找不到好的销路,对食材有着极高要求的周竹旺便决定参与加工全过程,真正将草原上的优质羊肉安全、新鲜、快捷的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,也帮助广大牧民节约成本,实现优质优价。

    建厂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在祖国北疆建设一家规模性加工厂,这当中的困难与挑战想必是不小的。周竹旺和他的团队不断克服种种困难,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,终于在20147月20日迎来了工厂的开工仪式。为了让偏远地区的牧民能够缓解舟车劳顿,工厂特别增设了休息室,供牧民们落脚休息。要是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天黑路远的牧民,公司旗下的阳坊大都苏尼特酒店会提供客房供牧民们住宿调整。工厂的建成投产在带动当地就业、牧民增收、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兴边富民,无怨无悔

    工厂建成后,周竹旺并没有就此满足。开始探索“牧企利益联结”机制。在了解到苏尼特左旗如达来苏木、红格尔苏木以及查干敖包镇这些距旗里100多公里以外的牧民们存在着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后,周竹旺更加觉得“牧企利益联结”机制是带动边疆地区增收致富,稳定企业优质原料,实现牧民与企业互利互惠的双赢举措。就这样周竹旺与苏尼特左旗的几个边境苏木、镇的牧民们进行合作,他们提供高于其他地区的收购价格车辆运输服务,改变了无数牧民原本的生产生活方式。在他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到与公司的合作中来,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

    对于以畜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牧民来说,出栏季就意味着丰收,意味着一年的辛苦换来了回报。每到出栏季,看到牧民们穿上传统服饰,一家老小拉着一年的劳作成果满心欢喜、满脸期待地来到工厂,周竹旺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。就像周竹旺在工厂的开工仪式上说的那样: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了一起?是什么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?是什么让我们一直在努力?是因为我们对苏尼特草原爱得深沉。”这句话感动了他自己,也感动了许多到场的嘉宾朋友。

    从寻找好羊源的初心开始,到锁定苏尼特左旗并投资创建工厂,一路走来,周竹旺用亲身经历践行了一名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勇于开拓创新、攻坚克难、坚守品质的优秀品格,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民营企业家胸怀大爱、反哺社会、担当作为的感人事迹。

    作为江苏南通人周竹旺联结起了江南水乡与北方草原之间的情缘。他善良正直的品格让他在草原结交了许多好朋友,他们彼此信任、相互成就。每当他来到草原都会受到牧民们热情的款待,优美的长调、洁白的乳制品、清冽的马奶酒、香喷喷的手把肉......牧民们从不吝惜与客人共享美好的东西。而牧民们要是有进京就医的需求,他也会施以援手,帮助联系医院、安排住宿,为牧民提供便利条件。这份难得的深厚情感,也是这一产业多年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

    幼时的大海,成年后的草原,始终是周竹旺心中的一处乌托邦支撑他走过日日月月的,绝不仅仅是对事业成功的渴望,还有作为一名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对社会、对家国贡献力量的深深牵绊。周竹旺的公司名为“大都”。何为大都?那便是大家都来大家都来,大家都把生活过得更加幸福、红火,便是他心中最为朴实的愿望

    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站在这片辽阔的北疆草原,瞭望着首都北京,周竹旺带领着他的团队建立起了一座桥梁、一条纽带,为边疆地区带来了产业发展,为首都人民带去了优质羊肉,也为自身的企业带来了信心与竞争力。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响应号召,积极投身边疆建设,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,实现兴边富民、共同富裕。(盟工商联非公党建办供稿)